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首页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专项工作 资源中心 员工风采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工信部重点推进工作 解决短缺药品供应是重点

发布时间: 2018-4-10 0:00:00浏览次数: 1359
摘要:
  医药网4月10日讯  “今年将着力推动国家医药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工作。目前工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建设省级创新中心,经过一两年的培育,优中选优,最终升级为国家医药创新中心,这项工作将加快进行。”针对眼下制药业改造升级的热点话题,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吴海东4月9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十三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做专题报告时透露。
 
  工信部重点推进工作
 
  据他介绍,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要把握如下原则:一是创新中心的定位是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不是某个企业的内部研发机构,要把行业的研发力量组织起来;二是要成为完全市场化的研发机构,股权结构应多元化,不能一股独大;三是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机制,一个行业只建立一个国家级创新中心,该中心应具有很强辐射作用;四是创新中心要形成自我造血,循环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工信部2018年制药板块会重点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吴海东说。
 
  在全球经济变革大潮中,《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大力扶持制造企业推进智能制造引起广泛关注。当下,中美贸易战越演越烈,美国关税商品清单瞄准的中国商品“重点瞄准”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重点推进的产业上。如何在全球竞争中实现制药强国梦,是摆在医药界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吴海东表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在“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里位居首位,目标是到2020年建设15个左右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这对医药制造业来说意义重大。
 
  除了加快推进国家医药制造业创新中心外,今年工信部还有两项工作会重点推进:即小品种集中生产基地建设。近年短缺药品紧缺引起关注,为保障供给,四部委联手建立了定点生产基地,目前2批7个品种的定点生产有效解决了临床紧缺药的供给问题。通过支持企业开展生产技术改造,协助推进小品种一致性评价,协助解决企业在生产能耗转移、委托生产、集中采购等方面的问题,建立生产供应联盟。2020年计划完成100个品种的集中生产工作,目前企业反响积极,接下来将根据企业实际优中选优,建成小品种生产基地。另外,化学原料药绿色生产迫在眉睫。目前,已实现京津冀及相关省市原料药错峰生产,停产了600个产品,停产产品涉及190多家企业,解决原料药生产的环保问题刻不容缓。
 
  制药创新三大要点
 
  目前,我国制造业创新体系和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供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示范项目的带领下,一大批企业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升级等新模式日益普及,形成许多新增长点。
 
  吴海东指出,制药创新一是要着力建设产学研深入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系统创新链,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实现优势领域共性技术的突破,把创新突破落到产业发展上来,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
 
  二是着力提升医药供给体系质量,医药行业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弘扬工匠精神,使中国药品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全面推进,积极推动了仿制药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我国从以原料药出口为主向制剂出口为主的华丽转身,促进医药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同时,信息技术与医药制药业的融合,以智能制药为主攻方向,抢占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我们认为,传统中药生产信息化、智能化转型更紧迫,目前制药领域有9家智能制造示范试点企业,6家是中药企业,今后要通过中药材来源基地化,生产过程数字化、智能化,努力保障中药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提高中成药的质量。”
 
  三是推动中药行业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最有前途的产业,绝不能牺牲环境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医药行业走绿色发展之路就是保障老百姓身体健康,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医药行业不二选择。尤其是化学原料药的清洁生产改造,从源头实现绿色转型,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中药材资源的保护也非常严峻,应将其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中,要大保护,不搞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