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阿里医疗帝国再扩大 阿里健康杭州试水医药零售摘要:
医药网8月24日讯 昨日,阿里健康首次对外披露其在杭州试水30分钟达、24小时药房“网订店送”服务的订单情况:目前由阿里健康发起的中国医药O2O先锋联盟,一天上线的全国药房已超10万单。
据悉,在杭州的30分钟急送药和夜间送药服务试点成功后,也将在更多城市推广。
这似乎是阿里健康强化线下医药零售布局中的小小一步,更是阿里巴巴进军医疗健康行业的战略中毫不起眼的冰山一角。
医药零售:自营+业务合作,处方外流仍是难点
如果说腾讯在医疗健康业务上的布局主要靠“投资”,那阿里则是自己亲自撸袖子下场。
阿里健康的“出生”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是阿里在医疗健康布局的“主力军”:
作为国内“互联网+医疗健康”第一股,2014年,阿里巴巴联手云锋基金收购中信21世纪,并由此组建了阿里健康。这算是阿里健康进行医药零售探索的第一步,之后,阿里健康的动作频频,其背后的路线图也似乎渐渐浮出水面。
【第一阶段】
5月26日,阿里健康联合百佳惠苏禾、德生堂、百草堂、康爱多等65家连锁药店共同发起“中国医药O2O先锋联盟”,丰富医药行业的O2O平台业务。
8 月,阿里健康以 1680 万元收购拥有 C 类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广州五千年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启动 B2C 药房业务,不久后,阿里健康大药房线上自营店正式开张。
这个阶段为阿里健康的业务调整期,试水医药O2O,进行自营电商等业务,此时,也不乏商家担忧:阿里健康的B2C做大后,是否会挤压普通药店的生存空间。
【第二阶段】
之后,阿里屡屡受挫,直到2018年6月,阿里健康入股卫宁健康,这让业内人士评价阿里:在医疗这件事似乎开窍了。
一直以来,阿里都在寻找连接天猫医药和医疗机构处方之间的桥梁,显然,卫宁健康是他们的尝试之一:公开资料显示,卫宁健康基本有一半的业务在华东地区,而华东地区又有一半的业务布局在上海。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上海奉贤区卫计委都是卫宁健康近几年的大客户。抓住了卫宁健康,也许就是阿里健康抓住药品处方,尝试处方外流业务的关键。
承接处方外流,天猫医药就能更大地发挥其价值——这是阿里探索医药新零售的新一步。但同时,业内有观点称,在一系列政策冲击“以药养医”,从而带来大量院内处方外流的机会时,电商想要分一杯羹远没有想象中容易:若是患者拿着处方去买药,国药控股这样的龙头企业来接办,加上已有的物流,电商就很难插进来了。更何况,电子处方的政策并不成熟。
【第三阶段】
为了强化线下医药零售布局,带来“资本+业务”的高效协同。2018年6月—8月,阿里健康与区域医药零售连锁龙头进行积极地投资合作。
其一,是与漱玉平民大药房已经正式签订增资协议。漱玉平民是山东省医药零售连锁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中国经营超过1200家药房;其二,是与华人健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华人健康旗下的国胜大药房超过500家,是安徽最大的医药零售企业之一。其三,是对贵州一树出资。作为贵州省最大的连锁药店,贵州一树在贵阳零售市场占有了三分之一的份额。
业内有观点称:阿里健康对区域零售药店的投资,更像是获得了连锁药店资本化进程的一张船票。资本+业务的模式,让其与投资药店之间有更有效的联动,未来会在医药新零售、医药020、处方外流等业务上实现抱团做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处方流出,医保报销以及政府监管等多方面考虑,互联网抛开直接向销售者网上销售处方药的模式仍然存在大量难点,事情远没有想的那么乐观。
四条业务线,业务格局逐步确定
随着阿里健康的不断尝试和探索,其业务格局逐步确定,形成医药电商、产品追溯、智慧医疗、健康管理四条业务线。
产品追溯:目前,产品追溯业务已成为阿里重要的业务线:为此,阿里健康建设了开放、市场化的第三方追溯平台,利用其在追溯体系建设领域的经验和技术能力,与监管部门、行业组织、药品企业、技术服务商以及公众一起,构建一个杜绝假药的追溯生态系统。
作为阿里健康的主营业务之一,追溯系统中大量数据的安全问题值得重视。
智慧医疗:智慧医疗业务是阿里健康2017年落地的重点,阿里方面宣布将实现医疗大脑辅助医生看病,市民根据电子处方在线购药,并由专业物流配送上门;同时,阿里健康首发医疗AI系统“Doctor You”,该系统包括临床医学科研诊断平台、医疗辅助检测引擎、医师能力培训系统等。
其中,谈到人工智能,无法避开的一个话题就是“数据的来源和质量”,如今,大量没有结构化和标准化的数据,成为AI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的最大瓶颈;同时,中国医院系统的信息孤岛现象,也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智慧医疗的发展进程。
健康管理:公开资料显示,阿里健康将继续通过智能关爱计划完善健康管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生命全过程、工作全天候的健康管理服务。阿里将探索通过大数据分析应用,为公众建立个性化电子健康档案,推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的一体化健康服务。
需要关注的是,健康的长期管理中,需要可穿戴设备等监控手段,病人缺乏长期提供数据的耐心与动力,毕竟真正的“物联网”时代还没有到来,这给健康管理系统的运作带来挑战。
阿里的医疗帝国:搭平台+做扩展
在梳理和分析中可以看出,阿里布局医疗健康领域,主要是两种方式:搭平台+做扩展
其中,阿里健康是“搭平台”,其他阿里系公司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布局就是“做扩展”。
阿里云主要是为医疗行业退出了互联网医院云端解决方案、医疗信息化方案、医疗智能硬件、医疗云解决方案。主要是基于阿里云的云计算、大数据能力,阿里云可以给医院提供数据安全、技术保障和个性化服务。其中,信息化自建机房的成本问题,运算能力问题以及数据联通和保护,都是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淘宝,提供流量入口,对应C端(用户端)提供健康服务。淘宝的野心不再限于做交易支付服务,而是成为一个多样化服务平台。淘宝个人中心上线了“我的健康”卡片,进入之后能够看到名医资讯、成人疫苗、美丽计划,送药上门等多种服务。
钉钉:针对医院端,作为企业办公的明星产品,提供了“智慧医院”管理的四项能力:移动办公、数字化医院管理、智能资源调度、信息安全。
马云的医疗梦,道阻且长
但阿里的路,没有那么好走。
马云曾说过“如果将来有人能超过我,那一定会是在健康产业”,在健康产业中,医药产业又是规模最大的一个行业,其每年的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基本和阿里平台的交易额相当。
那么,为什么互联网能迅速颠覆了许多传统行业,却在医药行业里举步维艰?归根结底在于医药行业的特殊属性:消费者无法主导药品消费,虽然出钱的是消费者,但真正决定他们买什么的,是医生。
首先,从互联网的角度看,由于国内外对移动医疗都持保守和审慎态度,实质性的移动医疗服务一直难以推广。政策不允许医生进行网络医疗,也尚未成为电子处方的法律效力,这就从法律上禁止了“网络问诊”行为。因此,如今盛行的移动医疗项目实际上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健康咨询。
在医疗领域,医和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医生的笔决定了患者的药。吸引了医生,才能触及到背后庞大的处方药市场,而这一部分,由于处方药政策开放不如预期,阿里的触角显然难以涉及。
其次,由阿里健康的最新年报可以看出,阿里健康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健康药品销售业务,收入属于药品流通行业的相关业务,其他业务则仍然在发展或培育阶段。
由此可以看出,阿里健康医药电商业务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这也埋下了隐忧:以往药品从厂家到医院的过程中,层层经销商不断加价,导致药品价格高昂。医药电商则是去掉中间商自己赚差价,这才带来药品价格的下降,这是其生存的土壤。
而两票制的来临,使其线下流通环节利润空间缩小,作为医药电商的阿里健康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再次,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阿里正在整合集团资源,意在向外界合作伙伴提供未来医院计划,阿里健康未来医院事业部总监董宇曾表示:“通过我们的互联网医院,给医院筛选精准的病患,打造医院品牌形象。通过支付宝的信用和支付的能力,给患者提供便利、普惠的就医环境。”
有没有觉得这个定位很熟悉?平安好医生也是如此。
作为一个以“颠覆者”形象入局的另一个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巨头,前不久,平安好医生在香港挂牌上市,作为一家2014年才成立的公司,平安好医生经过四年的发展,就变成了互联网医疗的独角兽,这证明其从健康商城到家庭医生、消费医疗、健康管理和互动的生态已经经过了市场的第一轮考验。
在平安好医生的虎视眈眈下,阿里健康能否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还要静待时间的考验。
进军医疗健康领域之后,阿里经过了政策叫停,企业投诉等状况,逐渐形成完整的业务线和庞大的布局,也渐渐实现了扭亏为盈。
作为一个“永远的朝阳行业”,医疗健康行业距互联网较远,未被互联网技术快速更迭,显然是一个未被开发的蓝海。阿里曾为零售行业带去技术革命,是否能在腾讯的夹击下,变革医疗健康行业,我们可以等等看。
|
Copyright ©2015 王中王中特
粤ICP备15022662号(粤)
-技术支持:信息管理部|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