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为收藏
首页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政策法规 专项工作 资源中心 员工风采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确认!美敦力与特斯拉生产呼吸机

发布时间: 2020-3-24 0:00:00浏览次数: 591
摘要:
  医药网3月24日讯 国内疫情趋于稳定,部分急需的医疗器械可以出口销售(文内附详情)
 
  美敦力确认将有新合作
 
  3月21日,据新浪汽车编译外媒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Elon Musk在社交媒体上发文,他与美敦力就呼吸机生产进行了工程讨论,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预计呼吸机将面临供应短缺的问题。
 
  该消息在美敦力方也得到了确认,美敦力公司发言人Rob Clark在电子邮件中表示,与特斯拉团队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将与特斯拉以及其他公司合作,试图解决呼吸机供应不足的挑战。
 
  疫情期间,呼吸机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大。美敦力本周早些时候表示,将把制造和供应呼吸机的能力提高一倍以上,以应对全球疫情大流行。这些设备将在帮助患者实现呼吸功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美敦力首席执行官Omar Ishrak周五在社交媒体表示,“呼吸机的需求是空前的”。
 
  具备生产呼吸机的条件
 
  特斯拉3月19日首次表达了制造呼吸机的想法。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Elon Musk 指出,特斯拉生产的汽车均搭载先进的暖通空调系统,而SpaceX公司制造有生命支持系统的设备体系,因此制造呼吸机并不难,但不可能立即造出来。如果呼吸机出现短缺,公司将生产。
 
  专业人士对此评论,汽车制造商的优势在于,其拥有工程技术和基础设施,可以有助于呼吸机制造商提高产量。
 
  汽车企业想要跨界生产的企业,不止特斯拉一家。
 
  20日,通用汽车公司表示,正在与西雅图地区的一家呼吸机制造商合作,以增加医疗设备的产量,帮助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重症患者。
 
  通用汽车公司将提供物流、采购和制造方面的专业技术,以帮助医疗器械和设备生产商Ventec Life Systems提高呼吸机的产能。
 
  大众汽车公司则表示,该公司正与全球其他制造商一道,探索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呼吸机,以对抗冠状病毒疫情。
 
  美国最大两家汽车制造商通用和福特表示,正与白宫官员商讨如何支持生产像呼吸机这样的医疗设备。
 
  目前,各国政府正在争取与通用、FCA、法拉利、捷豹路虎和日产等汽车制造商帮助增加呼吸机和其他设备的产量。
 
  国内械企收到国外订单
 
  国内疫情趋于稳定,国外对于医疗器械的需求量变大。
 
  据中新社,当地时间3月19日,美国纽约州州长安德鲁·库默在记者会上表示,目前纽约呼吸机极度短缺,纽约现有呼吸机仅5000至6000台,但总共需要30000台,正在全世界采购。
 
  据路透社消息,美国贸易代表处当地时间12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口罩、听诊器等部分医疗产品取消加征关税。
 
  目前国产医疗设备企业已经陆续收到海外订单,意大利政府紧急向迈瑞医疗采购了首批近万台抗疫设备,宝莱特收到意大利超过1000台高端监护仪订单,理邦仪器收到意大利20余台血气产品订单。
 
  安信证券指出,我国医疗设备企业或将能够借机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利好后续海外产品推广和渠道布局。
 
  迈瑞医疗日前发布公告,疫情期间,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移动DR、便携超声以及体外诊断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和 CRP等设备急需。
 
  尤其是移动 DR 和便携彩超需求量很大,但台式彩超与疫情关联不大,医院的预算短时间内可能优先用于满足抗击疫情所急需的设备,因此而放缓对台式彩超的招标采购,同时民营医院的采购需求也会因疫情而延缓。
 
  医疗器械可出口国外
 
  疫情防控需要的重点医疗设备,大体分为四大类,约38个品种。其中包括救治设备,也包括检验检查设备,还有治疗设备,以及消毒设备。
 
  部分主要设备包括:
 
  有创呼吸机、除颤仪、病人监护仪、输液泵等,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超声扫描仪、便携式床旁超声仪、X射线CT、血气分析仪、自动生化分析仪;
 
  超声诊断仪、DR、移动DR、便携式床旁超声仪;
 
  输液泵、注射泵、荧光定量PCR 仪、血细胞分析仪、电子支气管镜、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肠内营养泵、床旁血滤机(CRRT)、荧光定量PCR仪、质谱检测仪、核酸提取仪、血栓弹力图测定系等;
 
  商务部表示,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不少国家在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上存在较大缺口,希望中国给予援助或者从中国采购。为体现大国责任担当,支持各国共同抗击疫情,中方此前已经对有关国家提出的诉求及时给予了支持和帮助。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指导组成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介绍,“随着我国疫情形势的逐步好转,中国可以向有防护物资需要的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我们鼓励防护用品、医疗设备、救治药品的生产企业对接国外需求,为全球共同抗击疫情做出贡献”。